近日,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《關于印發2024年度全省城市管理領域典型經驗(第四批)的通知》,推廣了城市管理領域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典型經驗。城市公廁管理領域全省共推廣2項,《聊城市城市管理局秉持“四精”理念 提升公廁品質》入選。
聊城市城市管理局秉持“四精”理念 提升公廁品質
“小公廁,大民生”,公共廁所是城市重要的環衛基礎設施,體現著一個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。近年來,聊城市持續推進公共廁所規劃建設管理工作,提出了“精準規劃、精致建設、精細管理、精心服務”的“四精”標準,加大公廁建設力度,著力提升公廁管理水平,城市公廁數量穩步增加,布局日趨合理,設施更加完善,公廁管理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。
精準規劃,夯實公廁建管基礎
公廁建設規劃先行。聊城市城市管理局組織編制了《聊城市城市環衛專項規劃(2021-2030)》,將公廁建設列入重要民生工程,立足實際,明確聊城市城市公共廁所以附屬式為主,獨立式為輔,移動式補充,鼓勵居住小區、公共機構及獨立院落內廁所對外開放。計劃2025年前聊城市主城區新建公廁216座,2030年前新建公廁271座,調整公廁布局,促進公廁設置更好地為市民服務。
分期分批建設公廁。按照“分期分批建設、分級負擔資金”的原則,通過“新建一批、改建一批、提升一批”的方式加快公共廁所建設步伐,進一步細化任務分工,夯實工作責任,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掛帥,上陣指揮,深入研判存在問題,乘勢推進工作落實,公廁建設活力不斷增強,追趕超越蹄疾步穩。截至2024年末,市、縣(市、區)兩級新建公廁359座,近期規劃提前超額完成。
精致建設,助推公廁補量提質
與口袋公園建設同步推進。近年來,聊城市加快“口袋公園”建設步伐,打造“十五分鐘生活圈”,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閑娛樂場所。同時,將公廁建設和口袋公園建設緊密結合,結合口袋公園的主題、特點,將公廁建設與現場環境融為一體,一廁一景,既突出公廁基本功能,又兼顧景觀體驗需要,完美地與周邊環境融合起來。在實施道路建設、廣場改造等項目時,充分考慮市民如廁需求,最大限度配建、補建公廁,因地制宜充實公廁數量。
公廁改造融入聊城元素。按照“設施標準化,環境生態化,功能人本化”的理念,對原有設施老化、功能不完善的公廁進行了升級改造,增加無障礙通道、第三衛生間,第三衛生間內增加了兒童洗手臺、兒童坐便器、折疊式嬰兒護理臺、折疊式兒童座椅等設施,提升了公廁的服務功能。同時,緊扣“江北水城·兩河明珠”城市特色,對40座臨街公廁,加裝了帶有聊城光岳樓、鐵塔、大運河、山陜會館等圖案的裝飾屏風,在屏風上增添文明創建、垃圾分類、環境保護等公益宣傳元素,成為街邊一景。
精細管理,提升公廁管護質量
修訂《聊城市公廁管理辦法》。聊城市城市管理局通過多方學習,實地調研考察,組織專家論證,對原有《聊城市公廁管理辦法》進行了修訂,明確了公廁設置要求、配置標準、管理責任、公廁使用者行為規范等,通過地方立法對公廁管理工作給予規范和引領,對于提高公廁建設管理水平,增強和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居民生活質量,具有積極意義。
加強公廁管理。為做好公廁管護工作,根據公共廁所面積、人流量,為每座公廁配備了保潔員,早6點至晚10點不間斷保潔,24小時免費開放。制定了公廁管理標準、公廁考核標準等管理制度,對公廁保潔員、管理員進行定期培訓,嚴格落實規范保潔和文明服務要求,提升保潔員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。
精心服務,讓市民如廁更舒心
打造潔凈公廁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以提標便民為要點,打造“巡查常態化、維護專業化、保潔精細化”“三化”管理模式及“四凈三無兩通一明”(四凈:地面凈、墻壁凈、廁位凈、周邊凈,三無:無溢流、無蚊蠅、無臭味,兩通:水通、電通,一明:燈明)的公廁保潔標準,建立了三級督導檢查機制,成立了巡查隊伍、專業維修隊伍,做到一客一掃、隨臟隨潔,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干凈舒適的如廁環境。
堅持以人為本。聊城市城市管理局立足于細節呈現,在公廁內外完善各類標識牌,提供廁紙和洗手液、消毒液,為部分公廁加裝了公共充電裝置、感應洗手盒、便民服務箱等便民設施,提供應急藥品、免費開水、工具箱、打氣筒、手機充電、雨傘借用、咨詢、臨時休息、雨雪天氣暫避等服務,為公廁配備了人性化的緊急救助呼叫系統,突發緊急情況可按緊急救助呼叫系統,公廁管理人員會第一時間進行救助,給殘疾人和未成年人如廁提供安全保障。在公廁內顯著位置張貼注意衛生、節約用水等溫馨提示語,充分發揮公廁“小窗口大文明”的宣傳示范作用。
小廁所關乎大民生,小公廁彰顯大文明。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將以最高的工作標準,最優的管理服務,拿出“繡花功夫”,持續推進公廁精細化管理,塑造“貼心城管”品牌,打造有溫度、有厚度的文明水城。
掃碼使用手機瀏覽本頁內容